
用户∶ 密码∶ |
CAAI教学成果激励计划
成果名称:融通式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姓名:王蕴红,张永飞,欧阳元新,梁晓辉,高小鹏,李波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2013年9月1日;完成2019年8月31日
实践检验期: 4年
成果简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实现创新的核心要素”。我国人工智能原始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建立具有强烈使命担当意识、深厚基础知识、原始创新能力和前沿战略素养的顶尖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型人才孕育模式是争取科技战略主动的当务之急。
北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立足两个大局,聚焦我国在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主动适应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人才培养新需求,依托科研与教学优势,开展了持续探索与实践。2013年申请获批自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可视计算与人机智能为突破口、以特色课程为抓手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2017年在国内率先试点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研究生;2018年倡议并主办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研讨会”,牵头起草并发布了《关于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推动教育部在2019年正式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并获批首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招生。
成果针对新形势下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型人才孕育模式中存在的1)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前沿性、交叉性强,本研课程教学体系滞后,2)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前瞻性、系统性强,科研创新实践体系薄弱,3)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战略性、应用性强,战略才培育体系欠缺等问题,深入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素质能力构成要素,坚持“思想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创新为上”的人才培养理念,深“融”广纳人工智能应用及相关学科知识外延,贯“通”透彻理解人工智能理论内涵,将融通式理念贯穿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才养成等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和阶段,形成了以“夯实数理基础-瞄准科技前沿-增量知识更新”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融通式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突显共性技术-打造创新平台-构建质量评测”前瞻性导向的能力融通式创新型人才实践体系、“强化使命担当-促进技术攻关-服务国家战略”螺旋式上升的科教融通式战略型人才养成体系为特色的融通式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实践结果表明,成果切实提高了我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使命担当、原创性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显著提升,服务国家国防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贡献突出。在此基础上,倡议并推动了国家人工智能专业顶层设计,推进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教学资源建设和师资培训,辐射兄弟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为我国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创新型人工智能人才贡献了力量。
附件:
CAAI教学成果激励计划提名书
CAAI教学成果激励计划成果总结
CAAI教学成果激励计划支撑材料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政编码:100191
电子邮箱:scse@buaa.edu.cn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